上週末跟系上學妹進行了一次名為採訪、實為聚餐的面談。(說是採訪也只是讓學妹寫寫人物訪談的作業。)
總之,在訪談中,學妹問道:「做一名編輯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?」
在我目前為期不長的編輯生涯中,令我最掙扎的地方始終是「如何整合眾人對作品的想像」。
作者寫作、出書,可能是為了滿足夢想、完成人生里程碑等,他對作品有所想像。
上司基於市場需求、讀者喜好、出版社品牌印象,也有對作品的想像。
編輯身為作者以外最了解這本書的人,在編輯台上閱讀、剪裁、潤飾的過程中,自然亦產生對最終作品的想像。
再加上個人品味、喜好、取向等,同一部作品可能出現三四種想像成果,而編輯身處作者及上司之間,如何整合這些五花八門、甚至可能看法迥異的各種想像,著實是一件難事。
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尋求折衷,但現實操作上,總會遇上無法折衷的情況。此時該以誰的意見為重?雖然有時候真的很想讓作者跟上司打一架來決定採用誰的意見,但身為一名專業的編輯,最理想的狀態當然設法讓三方(或至少兩方)都能認同,努力地傳達著對方的訊息與心意,維持順暢的溝通。
我想這就是最困難的地方吧!
#編輯不是找錯字跟潤句而已
#最怕兩邊的聯繫在編輯台上斷線
#編故事